第112章 叔叔的治愈妙招—情牵山水间(二)(2/4)
之色,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,尽情享受着这惬意舒畅的时刻,心中满是对老大爷的感激,若不是他的热心指引,怎能领略这般震撼的风光。亚宁在一旁看着那些文人墨客留下的诗句,嘴里轻声念叨着:“‘久睛云不系,层次见山容。’这诗写得是挺有意境哈,寥寥数字,却把眼前的山色描绘得如此生动。” 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思索,似乎从这诗句与眼前的美景交融之中,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宁静与力量,仿若内心深处有一扇紧闭的门,被悄然推开了一条缝隙,透进了一丝微光。从镇镜山下来后,他们直奔宜昌博物馆。还没走到跟前,那宏伟壮观的建筑就气势磅礴地映入眼帘,古朴而庄重的风格让人不禁心生敬畏。走进馆内,柔和而明亮的灯光均匀地洒下,将每一件展品都衬托得越发神秘莫测,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。亚宁下意识地挽着大志叔叔的胳膊,手臂微微收紧,眼神中满是好奇,仿若一个即将踏入神秘宝藏库的探险家,轻声说:“感觉这里面肯定藏着好多故事呢。” 大志叔叔则背着手,像个老学究似的,神态悠然,慢悠悠地跟在后面,目光不停地在四周的陈列上仔细打量着,心中也满怀期待,希望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能给亚宁带来一些触动心灵的震撼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他们仿若穿越时空的旅人,穿梭在各个展厅,探寻着岁月的奥秘。不一会儿,他们在一处关于猕猴桃历史的展示区停了下来。大志叔叔微微俯身,目光专注而深情地看着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展品,眼中泛起一丝感慨的涟漪,他轻轻扬起下巴,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地说道:“亚宁,你知道吗,这猕猴桃可和咱们宜昌有着很深的渊源呢。” 亚宁原本有些涣散的目光瞬间聚焦,像是被什么神奇的力量吸引住了,她微微歪着头,好奇地扬起眉毛,轻声应道:“哦?快讲讲呀,大志叔叔。”
这时,一位身着制服、举止优雅的讲解员面带微笑地走上前,她的声音温婉动听,仿若山间清泉,缓缓流淌,能将人带入那段尘封已久的岁月,娓娓道来:“1904 年的时候,有个新西兰的女传教士伊莎贝尔,她利用假期来到中国湖北宜昌,看望在当地当福音传教士兼教书的妹妹凯蒂。在宜昌期间,伊莎贝尔听闻了夷陵区西北边陲有个风景如画、宛如世外桃源般的雾渡河镇,那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,于是她决定前往一探究竟。
当伊莎贝尔来到雾渡河镇,立刻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。那时的雾渡河,青山环抱,绿水潺潺,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被的芬芳。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,漫山遍野的猕猴桃藤肆意生长,它们攀附在树木上、岩石旁,像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的宝藏。藤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猕猴桃,这些猕猴桃表皮布满绒毛,在阳光的照耀下,仿佛散发着神秘的光芒。伊莎贝尔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果实,她好奇地走近,轻轻摘下一个,拿在手中仔细端详,那略显粗糙的表皮和独特的形状让她充满了好奇。她剥开果皮,露出了翠绿鲜嫩的果肉,尝上一口,酸甜可口的味道瞬间在味蕾上绽放,她被深深吸引。
伊莎贝尔深知这样的美味不应被埋没,于是她收集了一些猕猴桃的种子,随后带着它们漂洋过海,回到了新西兰。她将种子送给了一个学生的父亲 —— 农场主托马斯?艾里森。托马斯和他的弟弟亚历山大开始在自己的农场里试种猕猴桃。新西兰的气候和宜昌相近,那些种子很快就长出了三株猕猴桃植株。这三株猕猴桃植株中,有一株是雄性,其它两株是雌性,猕猴桃很快就开花结果了。后来新西兰栽培的猕猴桃都可以追溯到这个农场果园。由于它的味道符合当地人的口味,加上富含维生素,所以他们不断地对它进行驯化和品种改